当前位置: 首页>>通知公告
通知公告
一片丹心许百姓——追记基层检察官吴卫杨
时间:2019-10-2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他不忘初心

牢记使命,

始终做到心中有党、

心中有民心中有责。

他扎根基层,

访遍每一户村民。

他心系群众,

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、

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。

他,

就是人民的好公仆——吴卫杨同志。


吴卫杨

1976年6月,吴卫杨出生在电白区陈村的一个普通家庭。


2013-2015年,吴卫杨担任观珠镇合利村委会“扶贫双到”驻村工作队队长,2016年6月至2018年期间,他任电白区人民检察院沙琅镇检察室主任,同时负责跟进观珠镇合利村委会扶贫工作。


在扶贫岗位上,他勤勤恳恳,起早贪黑,忘我工作,多次考评均取得优异的成绩,所以,多次被电白区人民检察院评为先进个人。

 

监督农机补贴下放


青山肃穆,绿水含悲。


2019年3月5日,吴卫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,不幸离世,倒在了自己为之奋斗二十多年的检察岗位上,时年43岁。


他,用忠诚和生命深刻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检察官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实干担当、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。


他的先进事迹被茂名日报、电白电视台、省检察院阳光检务网、搜狐网、新浪网等媒体广泛报道,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,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。



不忘初心——把民事当做己事分忧


“当时,我们住在村委会的二楼,简陋的单人床,床上的棉被还是我们自己带过去的,夏天没有空调,就靠一台‘鸿运扇’解决。吃得更是简陋,每天就买些肉煮点青菜粥,简单又有营养。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里的猪头肉,那味道真是不错呢。”一位扶贫干部回忆起与吴卫杨一起的岁月,已经泣不成声。



关爱贫困村民


吴卫杨挂点的观珠镇合利村委会属革命老区。扶贫初始,为具体分析如何帮扶,吴卫杨与队友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,分析致贫原因。两个多月的不停歇,让吴卫杨对每村每户的情况都熟记于心。只要说出任何一位村民的名字,他就知道对方住在哪、家中几口人、经济条件如何及面临什么困难。



三年多时间里,他始终心系群众,始终牢记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,从不怕苦、不怕累、不为名、不图利,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。他经常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,把脉问诊,分类施策,经常顶着炎炎烈日,指挥修路建桥,改造危房,修改水渠……终于,合利村委会实现了100%脱贫,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114元增至7682元;2015年底危房改造51户达100%;贫困户适龄子女入学率、新农合参保率、低保人数纳保率均达到100%。实现镇到村的公路硬底化,超过300人口的自然村全部实现村道硬底化;建成长达3310米的水渠和合田村陂头1个,灌溉受益面积达1187亩;建成村民健身广场1个;在合利村的主干道上安装了40套太阳能路灯,极大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。三年的扶贫工作,让合利村实现了通电、通邮、通讯、通电视广播、通网络,文化、卫生设施齐全,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观,人民群众过上了舒适的生活。


除了挂点扶贫工作,吴卫杨还任电白区检察院派驻沙琅镇检察室主任。


“主任常和我们说,一定要认真接待每位群众,即便不在业务范围内,也要试着以法说理,耐心给他们‘指路’。”一直跟着吴卫杨学习的一名检察官如是说。


查看作物情况


在检察工作中,吴卫杨也用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热心干事,用行动诠释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。他认真开展接待群众来信来访、受理群众控告申诉,积极开展“下访巡访 检察基层行” “送法入企业” “法治进校园”等活动,全面普及法律知识,并利用贴近基层的优势,扎实推进基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,经常以走访乡镇(社区)、查阅案卷等方式,特别是农村村庄、出租房屋、建筑工地、集贸市场、饭馆酒店等易于滋生黑恶势力的地方,积极发动群众举报线索,联合镇派出所、司法所做好治安维稳工作。




牢记使命——把群众当做亲人帮扶


2016年,吴卫杨受命继续跟进合利村的扶贫工作,在仔细的摸排后,两位贫困户列入了他们精准扶贫的对象。一户是杨某忠,一户是温某业。


走访贫困村民


杨某忠曾得过麻风病,医治痊愈后回到了自己的村子。村中人对他甚是排斥,家里房子也破旧不堪了。得知这个消息后,吴卫杨马上走访该贫困户,得知杨忠符合五保户条件,便忙前忙后为他整理申请材料,一个个单位跑,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,跑了多少地方。一月900多元。当杨忠拿到这个本子时,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。吴卫杨却笑呵呵说,这是自己应该做的。

中秋慰问活动


“我记得很清楚,那天晚上,外面正刮着狂风下着暴雨,他拿着手电筒、穿着雨衣水鞋,来查看我们家的门窗够不够牢固。”想起吴卫杨的好,温某业抽泣哽咽说:“他看完我们家后,又继续到下一户村民家中检查,耐心地说服老人们在台风天暂时搬离危房,把大家带到安全的地方住。他是多好的一个扶贫干部,真心把我们当成他的亲人啊。

在吴卫杨牵头的扶贫小组的大力帮助下,温业的危房完成了改造,妻子找到了一份加工沉香的工作,小孩读书也有了着落,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新盼头。温业多次和吴卫杨说起,自己虽然残疾,但还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。吴卫杨和他探讨后,建议他养白鸽。如今,温业的白鸽养起来了,第一批鸽子马上要出笼了,吴卫杨却看不到了。要是他在,肯定会笑呵呵说:这鸽子养得真好!

与温某业一家合照


2019年春节前,吴卫杨送了一台全新的消毒碗柜给温业,说是抽奖得来的,自家用不上。温某业一直都怀疑这台消毒碗柜是吴卫杨自己掏钱买的,但他至今没舍得拆包装,他想着:等自己的厨房做得宽敞一点再用上。

今年春节,温业寻思着抓一只自家养大的鸡,登门拜访吴卫杨,亲口感谢他的帮助。但温业害怕自己打扰到吴卫杨及其家人,屡次提起电话,却没有勇气按下去。没想到,这一犹豫,却是永别。看着吴卫杨送给自己的消毒碗柜,温业再次红了眼眶:“如果时间可以重来,我一定会鼓起勇气去找他,当面和他说一声谢谢。可惜,再没机会……”




继续前进——剩下的路,我们来完成


2018年12月20日,电白区检察院收到一封来自合利村委会深水角村民杨开胜的感谢信。信里说,村子还没开始扶贫的时候,他住的是危房,每天提心吊胆的,在扶贫工作小组的帮扶下,他们家建起了楼房,过上了安稳的生活。信中特别表扬了吴卫杨,说他是最和蔼、平易近人的驻村好干部,给人民群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。


村民杨开胜寄给电白区人民检察院的感谢信

村民杨开胜寄给电白区人民检察院的感谢信

“主任从来没有高高在上,总是说慢慢来,给机会我们去接触新领域和新工作,希望我们新人能学到更多。如今,主任不在了,他剩下的工作,由我们来帮他完成。”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好像一夜间成长了。


 “吴卫杨是一个好儿子,一个好丈夫,一个好父亲。”他的妻子罗碧玲含着眼泪说。


吴卫杨的老母亲今年82岁了,可怜的老母亲还以为儿子在住院,等病好就会回家了。年幼的女儿每天都问:“妈妈,我想爸爸了,他什么时候回来啊!


早年丧父的吴卫杨是家中的独子,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。他的祖母及母亲长期患病,家中积蓄一直不多,在他患病治疗期间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,还欠下了不少债务。如今他走了,罗碧玲知道,他是带着遗憾离开的,剩下的路她必须替他走完。


斯人长辞去,忠魂留人间。吴卫杨走了,但他用生命践行了入党誓言、用忠诚奉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,激励着我们为了践行初心使命奋斗不息。



来源:好心平安茂名微信公众号


上一篇: 中西司法制度谁“更优”?首席大检察官这样说!【政法大咖的超级网课】
下一篇: 心中铸天平,铁肩担道义 ——记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莫挺

版权所有:信宜市人民检察院
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