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!大家好!
我是“好心平安茂名”标识
大家觉得奇怪吧,
为什么我是一个小女孩的形象?
请大家留意我的头环,上面有一个字:冼。这下子明白了吧?
没错,我就是冼夫人少女卡通形象,取材于正在制作的大型动漫片《好心宝宝之灵动茂名》中的形象。我身上穿的服饰,还有头上佩的树叶,是不是很美呢?嘻嘻,告诉大家吧,这是我们古俚族的服饰。如果大家觉得美美哒的话,请给我点个赞吧。
估计大家要问:
好心平安茂名的标识,
为什么选我啊?
大家先看一下官方关于我的介绍吧:
冼夫人是六世纪时南越的俚族杰出女首领,南北朝时高凉冼氏之女。《隋书•谯国夫人》记述:“夫人幼贤明,多筹略,在父母家,抚循部众,能行军用师”。夫人兄冼挺任南梁州刺史时,常恃强凌弱,侵略邻郡。夫人多方规谏,解仇息兵,海南岛部落千余垌慕名前来归附冼夫人。冼夫人请命于朝,在海南设置崖州,从此,脱离中央政权近600年之久的海南岛重新回归祖国怀抱。
梁大同元年(535年),罗州刺史冯融听说南越俚族女首领很有才华,便给自己的儿子冯宝(时任高凉太守)聘娶为妻。冯融是北燕王室后裔,但号令不了地方土著民族。冼冯联姻后,夫人“诫约本宗,使从民礼”。她还积极参与扶助丈夫冯宝处理政事,“参决辞讼,首领有犯法者,虽是亲族,无所舍纵”,此后辖地政通人和。
冼夫人一生经历梁、陈、隋三朝,拥有极高的群众威望和强大的军事、经济实力,却始终不称王割据,相反一直率领岭南归附朝廷,不遗余力平叛保境,先后平定梁朝的李迁仕、陈朝的欧阳纥、隋朝的王仲宣等叛乱。她铁面无私,怒囚徇私出兵不战的孙子冯暄,惩治贪赃枉法的番州(今广州)总管赵讷。在晚年,她回顾一生说:“我事三代主,唯用一好心”。
冼夫人先后获七代君王封赐。《隋书》、《北史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史书均记载并赞美了她的生平事迹及历史功绩。周恩来总理称她为“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”。冼夫人在生时,岭南百姓已尊奉她为“圣母”;去世后,当地百姓建庙祭祀她,目前全球有冼太庙2000多座,遍布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越南等国及粤西地区,是东南亚华人华侨与当地百姓共同崇拜、信仰的英雄。
好了,一句话概括,
选我作为“好心平安茂名”标识的
原因就是:
我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岭南地区的平安、稳定。
现在,茂名人从我晚年训导子孙的“我事三代主,唯用一好心”中提炼出“好心茂名”精神,已经成为茂名的城市精神。
细心的你肯定还发现,我的肩上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。
没错,它就是:獬豸。它长着一个长长的角,所有又叫独角兽。现在,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小伙伴吧。
獬豸又称獬廌、解豸(xiè zhì),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,体形大者如牛,小者如羊,类似麒麟,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,双目明亮有神,额上通常长一角。
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,懂人言知人性。它怒目圆睁,能辨是非曲直,能识善恶忠奸,发现奸邪的官员,就用角把他触倒,然后吃下肚子。它能辨曲直,又有神羊之称,它是勇猛、公正的象征,是司法“正大光明” “清平公正”“光明天下”的象征。
法古字写作“灋”,最早见于西周金文。字形由“氵(水)”“廌(zhì)”“去”三部分组成,“水”代表执法公平如水;“廌”就是獬豸,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明辨善恶是非的神兽,杨孚《异物志》记载:“东北荒中,有兽名獬,一角,性忠,见人斗,则触不直者;闻人论,则咋不正者。”“去”的构形说法不一。《说文解字》作者许慎认为是去除坏人的意思。有些资料认为是由一个人和盛水的器皿组成,是强调执法平之如水的。也有人认为是个声旁的。
好了,
大家明白为什么我带着
这位小伙伴亮相了吧。
獬豸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象征,是平安社会建设的基石,是政法工作的文化符号。我们两个在一起,就是:好心平安茂名!
我们的口号是:茂名平安事,唯用一好心!共建共治共享,好心平安茂名!
平安建设关系每一个人,
希望大家多关注我,
多支持茂名市委政法委的工作,
让我们共同努力,
让茂名社会更平安公平,
让茂名百姓生活更幸福美满!
来源:茂名市委政法委
上一篇: 两部两高联合印发《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》(全文) |
下一篇: 刑事打击+公益诉讼保障“舌尖上的安全” |